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家庭議題專題討論
Seminar on Family Issues 
開課學期
110-1 
授課對象
學程  人口學程  
授課教師
郭貞蘭 
課號
Soc7080 
課程識別碼
325 M022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205 
備註
限碩士班以上
總人數上限:15人
外系人數限制:2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本課程尚未建立核心能力關連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是針對碩士班及以上之同學所設計的課程。課程計畫從東亞與歐美國家不同的社會脈絡去了解變遷中的家庭圖像。探討的主題主要以家庭的生命週期進行區分:首先,從家庭的建構開始,即親密關係、生育等行為出發,瞭解家庭形成方式的改變以及所面臨的挑戰。而後從性別、工作、移民等觀點,瞭解當代家庭如何維繫家庭的運作、個人如何扮演家庭角色與承擔家庭責任,其中家庭與個人福祉又是如何受到影響。最後則探討(成年) 孫、子女與老年(祖)父母代間關係,並探討在生命週期早期的決定如何影響個人的老化經驗。另外,在本課程中,也期待引導課程參與者關注制度脈絡在形塑個人家庭經驗的重要性。 

課程目標
期待課程參與者得以掌握與各議題相關的理論觀點以及熟悉實證研究在相關主題上所採取的探索途徑,並且進一步發展出實證研究的主題,提升課程參與者對自身感興趣的議題不僅具備經驗觀察之外,也能在此議題上奠定其理論論述的基礎。 
課程要求
每位同學本學期預計帶領2~4週的討論,具體數目依照修課學生人入而定。原則上每週最多由兩位同學負責帶領討論,導讀者負責不超過兩篇指定閱讀。
上課之前,不論是當週帶領導讀者或是導讀者,皆應閱讀所有指定閱讀項目,且皆需針對該週閱讀的(部份)內容進行提問或是回應。非導讀同學不需等到導讀同學貼出短文之後才開始張貼回應文。導讀同學也可以針對其他同學的提問進行回應或是提問,導讀者請於上課前事先看過同學的回應與提問。回應貼文次數不拘(至少一次)。
請準時到課。缺席超過三次者期末報告不予計分,建議自動退選。遲到40分鐘或以上者等同當週缺席。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另約時間 備註: 請事先以e-mail預約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待補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In-Class leader 
30% 
為當週負責導讀的文章進行摘要與回應,規劃討論問題。課堂內導讀與誘發討論。導讀自選閱讀文本 
2. 
Participation 
30% 
課前完成指定閱讀。至NTU COOL討論區,針對至少兩篇(份)指定閱讀,張貼提問。  
3. 
Final Research Project 
40% 
500字的期末報告規劃。課堂內口頭報告。• 書面報告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27  Introduction 
第2週
10/04  Theories and Family Changes 
第3週
10/11  無課程進行 (國慶日遇例假日補假) 
第4週
10/18  Transition into adulthood: Courting, Dating, and Intimacy 
第5週
10/25  Assortative Mating and Its Implication 
第6週
11/01  State, Workplace, and Childbearing 
第7週
11/08  Becoming parents: Preference and Intention 
第8週
11/15  Couples' Relationships & Division of Labor 
第9週
11/22  Power Dynamics and the Implications 
第10週
11/29  Love/Family Cross Borders 
第11週
12/06  Implications of Early Family Decisions 
第12週
12/13  Interlinked Life Trajectories: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第13週
12/20  Self-directed learning I (學生自選閱讀討論) 
第14週
12/27  Self-directed learning II (學生自選閱讀討論) 
第15週
01/03  Self-directed learning III (學生自選閱讀討論) 
第16週
01/10  Final In-Class Presentation (Research Paper)